免费看了《我本是高山》,海清和别的明星不在一个层次了 | 二湘空间
海清的“高山”
文/远岫
我们这代人,身份证登记的生日,好多都是阴历生日往后推一个月,不准确,但大差不差。
有人戏谑,记得自己生日的,也就是QQ官方和银行了。但随着中老年人转战微信,可能就只剩银行了。
今年的“生日”,银行客户经理亲自打来电话,说送我两张电影票,半年有效期,需要到APP上领取,并详细为我讲解了领取步骤。
作为存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低端客户,我受宠若惊;作为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的收入群体,我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。领了电子券,专门等到《我本是高山》上映,郑重邀约好友,一起去看海清演绎的张桂梅。
晚上八点的场次,电影院几乎没有人。在前台兑换电影票的时候,只有售票的小伙子和一个年轻女孩。售票的小伙子问,看哪个?我说我不是高山,朋友和他们一起笑,纠正我:说反了,我本是高山!女孩说,我刚看过。我说,网上好像争议很大,你感觉如何呢?她犹豫了一下说,说不好,感觉不真实。
我们进去的时候,已经快开始了。偌大的放映厅,只有一个姑娘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上,她的前面,一道垂直的小水柱,正从屋顶往下倾泻,下面放了个垃圾桶接水。跟进来的工作人员不好意思道:你们坐后面吧,这儿漏水。
于是乎,我们坐到姑娘身后,就着这条水柱,戏言要看一场一直下雨的电影。
张桂梅的影像,和她的事迹一样,早已家喻户晓。海清的出场,是拂晓时分,张桂梅校长拖着一身病痛,蹒跚着上楼梯,进教室,开窗户,望向晨曦中的大山。她的背影甫一出现,真像啊,我俩不由惊叹。
据说,为了尽可能还原张桂梅,从生活习惯、走路姿势到神态语言、精神面貌,海清足足做了两年的准备。
电影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,是一个退学女孩的家长,拉着孩子离开学校,顺带拿走了学校的铺盖卷。张桂梅挽留不住,绝望道:你把我的铺盖留下!家长恼怒地把铺盖卷扔到地上,她过去捡起来。
一个小铺盖卷能有多重,但张桂梅拖着病体,拎起铺盖卷就会比较费力。海清没有放过这个细节,她伛偻着腰,一条膝盖顶着铺盖卷,病腿因吃力呈八字形,同时,那种为孩子难过、为家长悲哀,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的内心,也呈现在了表情中,令人动容。
看到有观众说,海清已经和别的明星不在一个层次了。
其实就我个人不多的观影经历来看,从《隐入尘烟》起,海清就已经远远抛下了诸多明星。
拍《隐入尘烟》前,她到甘肃农村,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,与当地人一起下地干活,养鸡喂猪,播种收获,一住就是十个月。
为了贴合贵英从小残疾被人嫌弃的特征,她曾长时间对着太阳晒自己的眼睛,以求体现眼神无光的角色特质,及至晒伤眼角膜。
为了体现角色的残疾之躯,她长期保持伛偻的身姿,身体侧弯,左手抖动,双腿打直,硬是把自己压成了脊柱侧弯。
为了真实还原西北底层农妇的形象,她身上穿的,都是从当地农妇那里淘来的旧衣服。
据说,当时海清和助理到达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花墙子村后,仅一天,助理就受不了那里的居住环境,去县城宾馆了。过了几天助理回去找海清,在墙根底下坐着一排农村妇女,助理居然没有认出来海清也在里面。
尤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样一出“苦戏”,海清是零片酬出演。
她展现了一名优秀演员极高的职业素养。她饰演的贵英,著名导演李少红看了也称赞不已:“海清下了很大的功夫,尤其是形体,太难拿捏了,(但)自始至终,整个片子都(演绎得)非常完整。人物的刻画,让我几次都觉得心疼又感动。”
《我本是高山》讲述的是2008-2011年丽江华坪女高建校初期的故事。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张桂梅。学校没有大门,没有厕所,没有围墙,拖欠工程款,又被停电,在山野跑惯了的女孩们文化底子差又自由散漫……确实艰难到差点办不下去。
求助无门,心力交瘁,恨铁不成钢……多种情感交织下,张桂梅决定解散女高,她对正在吃饭的女孩们说出了这段肺腑之言,几乎是在控诉:“回去继续放羊,大一点的学生,回去就生孩子!一辈子在山里面生孩子出不来了!下辈子也出不来……”现场的女孩们流下了眼泪,我和朋友也潸然泪下。
朋友在山区乡镇工作多年,可以说,她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深处,那里的沟沟壑壑都曾留下她的足迹,双腿也因劳累落下了疾病,时常疼痛。她对大山,对山里人的情感,自然比我更加深刻——即便我们当地山区的生活条件要远远好于华坪,对于失学儿童,也早就实现了“一个都不能少”,但相较来说,山区的教育,山里人的生存状态,与主流社会相比,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
擦眼泪的时候,我们突然发现,前面的年轻姑娘不知何时已经走掉了,不由苦笑:真成专场了。
很显然,《我本是高山》的票房不理想。影院估计也是经营惨淡,漏水懒得修,暖气也舍不得开。但我同意老胡这次的看法,有的时候好作品就是孤独的。没办法,老胡的虚虚实实里,总有一回与你相撞共鸣。
说实话,我也是带着网上的各种质疑去看的电影。
我向来不爱拾人牙慧,也从来不会不看作品就妄加评论。
看完《我本是高山》,就个人认知,谈一谈我对几处质疑的看法。
关于女孩贪玩逃课去网吧。质疑者说,山里女孩子,要么是帮家里干农活,要么是退学嫁人,哪里有钱去逛街上网吧?
我想说,毕竟已经是2008年了,日子再苦,她们也只是个孩子,经不住城里的诱惑很正常,穷人家孩子就一定都听话或者自律吗?不珍惜学习机会,甚至靠借贷去网吧、买漂亮衣服的,不要说你没听说过。
关于唐小萍的母亲酗酒。质疑者说,张桂梅学生的原型明明是父亲酗酒,但电影里面却改编成了母亲酗酒,并且现实中,明明是男性酗酒的现象更普遍,为什么要抹黑女性?
众所周知,张桂梅拯救的对象是女性。她经常说:“一个女孩子受教育,可以改变三代人。”这其中就包括母亲。电影中,为了消除唐小萍的心理阴影,张桂梅专门去到唐小萍家,骂醒这位母亲,并把她安排到学校食堂工作,唐小萍得以专心学习。我想,“酗酒的母亲”这一角色的安排,可能就是为了与张桂梅校长的初衷和电影的主题更加契合,压根与女权扯不上关系。
关于张桂梅丈夫的幻影经常出现。质疑者说,电影将张桂梅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改为对死去丈夫的怀念;因为她对死去丈夫的怀念,所以才会去创办学校,在山区扎根这么多年,这才是她坚持吃苦的理由。
这个恕我直言,从头看到尾,我一点也没有看出来这层意思。我看到的是,张桂梅每每遇到困境,每每病痛难忍,每每心里难过,无人可诉无人排解的时候,她就会想起亡夫,他的柔情他的安抚,让她一次次在幻象中获得慰藉。这种支撑,与“因为怀念丈夫才会去办学校”、”这才是她坚持吃苦的理由”,风马牛不相及。并且这些,跟她坚持信仰,为了拯救女性的崇高理想而办学,一点都不冲突啊。难不成有伟大追求和信仰的人,都不需要亲情和爱情的抚慰?
我在前台碰见的年轻女孩,之所以说“不真实”,可能源于对云南山区生活的陌生,但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:正是这些人对张桂梅的无限拔高,让她把她当成了不食人间烟火,只知吐丝奉献的机器人?
电影正在上映,不管最终票房如何,也不管他人怎样评价,我都想说,通过《隐入烟尘》和《我本是高山》,我对海清的印象,已经从婆婆妈妈的电视剧中抽离升华。
商业片的哗众取宠,偶像剧的无病呻吟,网红脸的千篇一律,这一切喧嚣吵闹,越来越令人审美疲劳,烦不胜烦。而在通往“高山”的崎岖道路上,她正在历经从演员到表演艺术家的升华。
情欲张扬,动荡离乱,百人读《繁花》有百种味道,唯这一版独一无二
李西闽:这个夜晚注定要发生什么,仿佛当年突然大地震,我被深埋废墟